标准是重要的创新资源,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和世界通用语言。2023年以来,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大力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积极以高标准促进高技术创新、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水平开放、深化高效能治理、塑造高品质生活,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中国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年)》,小编将报告主要内容分期摘发,供读者存阅。
标准助力高水平开放更加有序
一是中外标准一致性水平持续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整体达到82%。本年度共转化国际标准999项,我国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96%,重点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组织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标准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数据比对,明确380个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与我国技术委员会对应关系,对应程度超过90%。
二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持续提升,提出分子生物等244项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标准组织新承担机械储能、创新物流等7个秘书处和9个主席、副主席职务,新增注册专家1311名。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度达到82.2%。围绕国际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下达480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外文版计划,发布398项国家标准外文版。
三是标准化国际合作水平持续提升,新签署标准化国际合作文件5份。本年度国家标准委先后与哈萨克斯坦、非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等国家、区域标准化机构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与俄罗斯签署动植物油脂标准互认协议。截至2023年底,我国与65个国家、地区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8份标准化双多边合作文件,其中与4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57份合作文件。广泛吸收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企业代表参与技术委员会工作,2023年我国技术委员会新增注册委员7409人次,其中来自外资企业的代表有400人次,占新增委员总数的5.4%。
来源:中国标准化